首頁 > 技術專區 > M1

M1

管理者 ()
2019/03/12 20:47  #1


轉貼自HitOn Audio的FB社團,原文作者:網友Richard Mastudio
原文出處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hitonaudio/

上篇心得分享提到分音器元件及阻抗的量測,接下來看單體及組裝:

4.首先看低音單體, 這是4歐姆阻抗的低音, 

(照片1)

外觀並無太特殊之處, 背部磁鐵中心有開洩壓孔(照片2),

(照片2)

避免防塵蓋的壓力所造成的失真, 現代的低音喇叭大多使用此方式, 早期的喇叭使用透氣的防塵蓋來解決壓力對抗, 不如開孔來得直接, 當然高振幅時多少也可能會產生氣流聲問題, 好在是封在箱內。低音單體在開放空間下阻抗圖如照片3,

(照片3)

可看出諧振點約在42Hz, 是單一諧振。裝箱後得阻抗圖如照片4, 可看出主諧振點下降到30Hz, 這除了來自音箱的功用外, 能下到如此之低頻也有單體自身特性所致, 這參數就是我買M1的主要原因!

(照片4)

而裝箱後會有一個90Hz副諧振點跑出來, 這是低音反射管造成的, 如果把反射管嚴密堵住, 這副諧振點就會消失, 若改變反射管的大小、長短, 那副諧振點的位置及高低也會變化, 同時也略微影響些主諧振點。
 
5. 高音單體是標準軟布半球式, 從照片5可看出表面都有塗佈物質, 據說這些配方都是各家機密, 如何讓軟半球高音能低失真高頻寬, 音色清晰柔美, 就取決於這塗佈物質配方。

(照片5)


(照片6)

照片7是阻抗圖, 諧振點約在800Hz, 與低音單體不同的是, 高音喇叭在分頻工作區間中要遠離這諧振點, 以避免頻率響應的不平整, 而低音喇叭卻是需要利用裝箱後的低頻諧振效果, 來延伸原單體的低頻截止點(-3dB)。M1的高頻分音起始-3dB 點約在1.5KHz, 離800Hz 實在很近, 所以高通分頻網路也用CLC三階方式來加速衰減, 若是分頻點距諧振點有較大距離時, 用CL 二階衰減就足夠了。

(照片7)

6.照片8、9 是組裝在前障板上的結果, 高音半球上方還有裝個半月型的鍍金鋼線, 保護高音薄膜被意外壓擠, 因為M1的設計概念是沒有喇叭網罩的, 這點我很贊同, 雖然會有損傷的風險, 但我曾經測試過在實際視聽室中, 移除網罩後在某些頻帶有聲壓5dB的差距, 因此能不用網罩盡量不用。而M1設計上最特殊的, 我認為是前障板用厚實心鋁塊CNC 切削出圓弧擴散開口, 而且非常厚重, 因此前障板幾乎不會有隨低音單體共振發生, 也幫忙抑制木箱本體的共振, 整個喇叭組裝後非常的有份量!

(照片8)


(照片9)

下次再談木箱組裝及頻響的測試。